糧食是關系國家穩定、人民生存的重要戰略性商品,糧食流通聯接糧食生產和居民消費,糧食物流是糧食流通的主要環節。加強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對于保證糧食供求平衡,增加種糧農民收入,保障糧食供應,整合糧食流通資源配置,提高糧食流通效率,促進糧食產業持續、穩定、協調發展,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。
糧食現代物流是指采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,糧食從產地到消費者的實物流動過程。它的重要標志是糧食流通的通道網絡化,過程四散化(即散裝、散卸、散存、散運)、作業機械化、管理信息化,是傳統糧食流通方式的重大變革。
為指導今后十年全省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,特制訂本規劃。
一、現狀和問題
建國前,我省幾乎沒有標準的專用糧食倉庫,有的也只是一些民房、民倉,設施十分簡陋,保管技術落后,糧食損失、損耗嚴重。糧食運輸多為人挑車拉、或依靠小木船運載,運量少、效率低、費用高。建國以來,我省糧食物流設施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。先后新建了一大批糧食倉庫,基本滿足了糧食收購和儲存需要。隨著鐵路、公路的高速發展,糧食運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,鐵路、公路運輸取代了人力運輸,提高了效率,保障了正常糧食供應。糧食保管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蟲、霉、鼠害嚴重損害糧食的狀況得到控制。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,我省糧食物流設施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90年代初,由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新建機械化糧庫1個,建成倉容5萬噸。1993年以來,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內配套資金近2億元,重點在南昌、九江、宜春、吉安等地建設了12個糧食中轉庫和收納庫,建成倉容15萬噸。1998年以來,利用國債資金12.4億元,新建或擴建國家糧食儲備庫61個,建成倉容225萬噸,同時,購置了一大批糧食進出倉機械設備。全省各地還通過銀行貸款、企業自籌等多種途徑新建或改建了一大批糧庫。到2005年底,全省共有糧食收購庫點2065個,總倉容達1600萬噸。糧食儲存倉容嚴重不足,設施落后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,糧食倉儲條件和機械作業條件大為改善,技術水平明顯提高,糧食物流的基本通道網絡已初步形成。
但是,我省現有糧食物流設施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,具體表現在:
一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。糧庫管理體制分割,資源不能有效配置,設施不能充分利用,效益不能充分發揮。糧食物流節點不能有效銜接,物流通道不夠通暢,信息系統沒有建立。
二是糧食運輸仍以傳統的包糧運輸為主,成本高、效率低、速度慢、損耗大。
三是基礎設施落后,不能適應“四散”作業需要。全省現有2065個儲糧庫點中,2.5萬噸容量以上的庫點只有96個,占總庫點數4.7%,其余都很分散,且規模偏小,有的只有500-1000噸,布局也不盡合理?,F有1200萬噸倉容中,完好倉容只有850萬噸,其余都是需大修或待報廢的倉庫。除國債資金建設的225萬噸倉庫機械化作業程度較高外,其余大部分倉庫都只能靠人力裝卸、搬運,機械化作業程度低。
四是糧食物流節點中轉設施落后,缺乏應對市場波動的調控能力。主要糧食物流節點中轉能力不足,規模偏小,接收、發放設施和運輸工具落后,速度慢、效率低,機械設施不完善、不配套。
隨著國家產業化政策的調整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,我省跨省糧食流通量和省內糧食流通量會不斷增加,解決糧食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,加快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,有利于提高糧食流通效率,促進糧食產業持續、穩定、協調發展。同時,多年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,糧食物流設施逐步完善,交通運輸條件的進一步改善以及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,也為糧食現代物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二、編制依據和規劃期
(一)編制依據
黨的十六大提出,要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,健全統一、開放、競爭、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,深化流通體制改革,發展現代流通方式。
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》中提出,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業現有的糧食倉儲、加工、運輸設施等資源,發展社會化糧食儲運體系、糧油精深加工和糧食產業化經營,推進糧食連鎖經營、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。
《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》中提出,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,對于優化資源配置,調整經濟結構,改善投資環境,增強綜合國力和企業競爭能力,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,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,推進經濟體制與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(二)規劃期
本規劃的規劃期為2006——2015年。具體分為二個階段;2006年到2010年為第一階段,2011年到2015年為第二階段。
三、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
(一)指導思想
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以市場為導向,以企業為主體,通過深化改革,創新體制,整合資源,統籌規劃,突出重點,合理布局,分步實施,逐步在全省建立糧食現代物流體系,初步實現糧食流通現代化。
(二)基本原則
發展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:
1、統一規劃、合理布局。由省政府有關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,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見,統一編制全省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,對全省物流節點和通道建設進行合理布局,以規劃立項,并引導企業投資方向,避免重復建設,減少資源浪費。
2、市場運作、政府扶持。糧食物流項目主要通過市場進行運作,以市場為導向,建立公開透明、統一開放、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,規范有序地發展現代物流產業。屬重點項目和公共項目由政府給予扶持,促進糧食現代物流業的發展。
3、整合資源、企業推進。按照發展糧食現代物流的規劃,對現有糧食物流設施,特別是近年來國債投資建設的倉儲設施和世行貸款糧食流通設施,要充分進行整合和利用,使其在糧食現代物流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。糧食企業和其它物流企業是推進糧食現代物流的主要力量,在政策上和投資方向上給予積極支持,共謀發展。
4、突出重點、分步實施。根據全省糧食生產的布局和糧食的基本流向、流量,依據現有設施條件,突出重點,分步實施。在規劃期的第一階段,重點解決省內糧食收購、集并、加工的“四散”問題,其次解決出省糧食的散裝、散運問題,先在糧食主產區的主要節點上進行試點建設;在規劃期的第二階段,主要解決入省糧食的接收配送和散卸、散存問題。
5、技術先進、注重效益。結合我省省情和糧情積極采用先進、適用、成熟的物流模式和技術,避免無效投資。注重項目建設前的可行性調研,保證投資效益。